close

其實早在找這一篇文章之前就知道點滴不可以自行調整,可是眼看著長輩們為了結束漫長的等待時間自行

調整點滴的滴速,雖然有告訴他們這樣是不對的、不行的,但他們也只是無謂的回答我那有什麼關係,

可是真的不知道要如何與他們溝通這些關念,告訴他們這樣可能會對身體有害,尤其是在點滴有加藥的

前提下。

 

以下轉載自GOLD FM聯播網如有侵權請告知:http://www.goldfm.com.tw/2008/news/hotnews.php?id=997

【健康早報】 - 打點滴的錯誤觀念(2008-09-03)


【健康早報】很多到醫院或診所求診的患者或家屬,常常會主動要求醫師幫患者打點滴或是「營養針」。

大部分的人常常誤以為打點滴可以治病或補充營養。其實,根本就沒有營養針這種藥劑,

更沒有可以治病的點滴。常見的誤解還包括:「打點滴退燒」、「喝醉酒打點滴提神」、

「老年人倦怠打點滴會好」、「拉肚子打點滴就不拉了」等等。

 

其實,發燒是人體的一種警告訊號,打點滴無法退燒,只是補充發燒所流失的水分,只要喝水就可以了;

酒精必須要靠肝臟代謝排出體外,酒醉造成的頭暈身體不適,打點滴不能加速酒精排泄,

反而會增加腎臟排尿的負擔,只能靠休息慢慢代謝酒精;老人頭暈,倦怠,全身不舒服的原因很多,

打點滴並不會好,應該要跟醫師討論,找出頭暈的原因;另外,拉肚子必須要靠吃藥止瀉,

但是吃了藥還是會再拉一陣子,要讓腸子排乾淨才不會繼續拉。

 

必須靠禁食,不能喝牛奶、吃豆類等等。

 

等喝水沒再拉,才能嘗試稀飯等食物。拉肚子打點滴是為了補充流失的水分,並不是打了就不拉,

拉肚子還是得要吃藥才會好。

 

一般常見點滴的營養價值其實很有限。像葡萄糖點滴,一瓶只有5%的葡萄糖。

 

換算下來500cc只含有25公克葡萄糖,營養價值還不如1碗稀飯;生理食鹽水的價值,

比不過一瓶運動飲料的電解質。

 

有一種黃色的大量點滴,因為加了一些維他命,所以呈現黃色。但是它的營養價值,

比我們所吃道的一顆維他命還不如,外面一杯果汁的營養都比點滴要高很多倍。

而許多人打點滴之後覺得比較有精神,主要是因為靜躺在床上休息了一段時間,並不是點滴本身的功效。

 

至於有哪些人的確需要打點滴?第一個是暫時無法進食或不適合進食的人。例如腸胃道出血、腸胃道阻塞、

剛進行完手術後、急性腸胃炎導致上吐下瀉等。出血病人吃了東西會刺激腸胃道,加重出血情形;

腸胃道阻塞是因為肚子脹,吃了就吐,所以不能吃。手術完的病人,麻藥還沒有退,吃東西會嗆到。

 

其次是有些患者必須經由點滴注射藥物,例如抗生素、化學治療藥物。還有需要急救的病人,例如昏迷與休克,

才需要打點滴。而且打點滴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。例如腎臟功能有問題的病患,像是洗腎病人,

身體的水分不能太多,打了點滴反而會因為水排不出去,堆在身體裡,導致身體負荷過量,造成呼吸喘與水腫;

高血壓病人也會因為打點滴,造成身體壓力大,可能導致腦壓上升、血壓更高。

 

很多人誤以為打了一瓶點滴病就好了,所以都會去把點滴調快或要求護士滴快點。

這個動作可能會讓患者致命。

有些病人因為呼吸喘,所以醫師會在點滴裡面加藥,1個小時只能滴20滴或60滴,如果點滴滴得太快,

會導致心跳加快、心律不整。老年人因為器官都老化了,點滴太快,心臟會負荷不了,

可能會導致病人呼吸喘等情況。


所以打點滴不一定會讓病情好轉,可能更惡化。一般點滴的正常速度大概是3到4小時。

 

其實打點滴3小時,還不如花10分鐘喝100CC的電解質飲料,加上3小時的休息。因此,在不需要的時候打點滴,

不但對病情沒有幫助,反而有害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好奇寶寶 的頭像
    好奇寶寶

    好奇寶寶的部落格

    好奇寶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